《照镜子》
德育目标:
1、愿意合作与交流,分享合作游戏的快乐;体会探究的乐趣。
2、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知识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,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,提高生活质量。
教学目标:
知识与技能:
1、 了解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。
2、 认识各种各样的镜子并了解镜子的用途。
3、 动手制作简易万花筒或潜望镜。
过程和方法:
1、 能从镜子的游戏中知道镜子的作用。
2、 能联系生活说说能照出影像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。
3、 能在游戏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
教学重点:
重点:认识光的反射现象。
教学难点:
难点: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
课前准备:
教师准备:平面镜,潜望镜,万花筒,凹透镜和凸透镜,汽车或摩托车上的凸面镜及自制课件等。
学生准备:镜子,空心五角星、笔、记录本
课时安排:2课时
第一课时:
教学过程:
一、创设情境,活动引入
1.谈话:你们喜欢猜谜语吗?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:“你哭它也哭,你笑它也笑,要问它是谁,只有你知道。”
2.学生说出谜底:镜子。
3.提问:镜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的伙伴,关于它,你了解哪些?
二、师生共同游戏,了解镜子的作用
1、谈话:我们一起再来玩照镜子的游戏,好吗?(板书:照镜子)
2、游戏一:(玩一面镜子)照镜子。
A、师:我们每位同学都玩一玩自己的镜子,看看镜子都有哪些特点和功能,比一比谁的发现多?小小镜子包含着大学问呢!(指导学生借助教材p20页提供的四种的方法进行实验)
B、学生玩照镜子,教师巡视、了解情况。
C、师: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,其余同学可以补充或提问。
(师板书:光路是可逆的,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)
(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,他们可能会发现很多:镜子里能照出自己;镜子里的左右和物体本身的左右相反;镜子在阳光下可以在墙上照出光斑还能移动;我可以利用镜子看到坐在我身后的人;把书放在镜子前,镜子里的字是反的。)
3、游戏二:(玩两面镜子)
师:刚才的游戏中,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、发现很多镜子的特点,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,大家有信心挑战成功吗?
活动一:你能想个办法利用镜子看到自己脑后的头发吗?想好可以试一试。
(学生自由进行实验)
活动二: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,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,并把发现记录下来。
(师板书: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,所成的像越多)
师:说说在游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。
三、总结延伸
师: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比较特别的镜子吗?
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(教师强调:镜面弯曲,就是凹面镜或者凸面镜)。
(马路上的后视镜,摩托车、汽车使用的后视镜,因为在这种镜子里比平面的镜子看到的东西多。)
谈话:这样的镜子有什么作用呢?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?同学们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。
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认识了光的反射现象,探寻了平面镜的成像规律。老师告诉大家,如果镜子不是平面镜,是凸起或凹下的话,会有更奇妙的现象,课后你们可以拿不锈钢汤勺试着观察观察,下节课着重研究。
四、板书设计:
照镜子
1.光路是可逆的;
2.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;
3.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,所成的像越多;
4. 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,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。
五、课后反思:
照镜子是学生最熟悉的,这节课我设计了多个游戏,让学生自主选择、自主设计游戏,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再次有目的的去深入研究,从熟悉的现象中去观察、去发现,这样,使学生对光反射规律的认识,生动、形象地印在脑海之中。
可是照镜子一课表面上看学生非常熟悉,但在课中我感到学生对镜子的认识还不够深刻,最大的困难是放手让学生去研究镜子,学生不知道自己从何下手。 在这个基础上为引导学生观察动作变化在镜子中的反应,我临时和一同学表演擦镜子的游戏,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镜子成像的规律。并且让学生来总结每次的活动,学生可以很清楚的说出实验的现象,但是对于原因却无法描述,有待于加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。
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,而我也深深觉得当一个科学老师是快乐的,也是非常辛苦的。